星期一, 8月 02, 2010

小孩不尖叫?

讀了瑞士小孩不尖叫,氣到爆炸。

關於「尖叫」,我得說,堂皇的文字下有著傲慢的心態。關於孩子是不是能不尖叫,怎麼樣才能不尖叫,先不急著戰,我想問的是,「孩子尖叫,so what?」

好,有人要皺眉頭了,當「有沒有教養」、「尊不尊重別人」這類的題目要出來前,我想問,諸位高貴的知識份子,你們可會用批判孩子的同樣的標準,來批判移住勞工?譬如,「台中市快被外勞淹沒了」、「有70%的人認為外勞在週日製造的噪音和混亂感覺噁心or,有90%的人認為這是不良的次文化,會影響到台北車站作為台北現代形象的象徵地標。」

我想是不會的,那太不政治正確了,對不?所以,孩子在公共空間尖叫、奔跑,是沒教養,令人厭惡;移住勞工在公共空間聚集、談話、香水濃,是要尊重異文化,不要歧視。看,知識份子是怎麼論污名的?

「當陌生人出現在我們面前,有跡象顯示出他具有某種屬性,使他在他可能符合的人群類別中有別於其他成員,並且該屬性又是比較不好的那種……。如此一來,他在我們心目中就會從一個完整而普通的人,降級到一個受污染且貶低的人。這樣的屬性就是一種污名。」


小孩子的確可以不吵。但方法與該文提的相反,孩子的需求被滿足,慾望不被擴張,自然沒有情緒問題。也許沒有太大的意義……,不過是的,沒有滿月帶出門當然可能的,我就這麼做,上一輩的無暇坐月子的女人們想必也是如此;嬰兒獨立睡當然是可能的,我朋友就這麼做,孩子要睡了,看見大人進房還會怒目而視;大人吃飯,把小嬰兒放在嬰兒車上一個小時,眼睛張開滿臉笑容不發一語,我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。但這些獵奇式的「比較」,是很膚淺的,也不能說明什麼。真正有意義的還是得探究「為什麼」、「何以致之」。

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氣質,有的孩子安安穩穩吃飽睡睡飽吃,有的孩子非常敏感而需要大人的高密度照護。為什麼?或許是天生的,或許是母親懷孕過程中是否安穩(包括主觀的心理狀況和客觀的社會對孕婦的照顧支援)。孩子有其生物性的限制,牙什麼時候長、消化系統什麼時候完備、控制排泄能力什麼時候成熟,要跨越這些生物性的限制而「訓練」(當然,是為了大人的方便)小孩睡眠長短、飲食習慣、控制便溺,當然不是不可能,但這些都需要付出代價,有些代價可供衡量,有些代價可能要在未來支付。對於教養的想像,有其養成的原因,或許是與原生家庭的關係,或許是社會文化的塑造,又或許是異文化的教養差異的啟發。但無論怎麼樣的理論,實踐是檢驗的唯一道路。

相較於本文,二、、五、樓的回應,才真正是有 sence的。

「我們其實一點都不關心這些為台灣奮鬥、努力的外籍移工,也不關心養育新台灣人的外籍配偶,幫他們貼標籤、污名化是人類對待其他族群最擅長的事,但我相信,只要經過長時間的教育與宣導,種族的議題終將消失,」

「當台灣人已經能夠接受變性人成為電視娛樂節目的「天后」,出櫃的男同性戀作家在節目中暢談自己的專業與感情,有著悠久種族問題的美國能出個黑人總統,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?想當年,我也曾經用複雜的眼神,看著外籍移工過…」—移工在車站


所謂的人權立國啊……,立國很遙遠,人權也很遙遠。 (10:54)

聚焦來看,尖叫之所以會變成一個議題,也是我最生氣的地方,就是該文並不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尖叫,而是直接跳到如何「解決」,又以很片面的觀察連結到錯誤的結論。小林村重建所受到的粗暴常常就是循著這類的邏輯。

如果去看作者寫在立報的報導,可以很明顯的發現,字裡行間是有焦慮的。不把孩子視為獨立應尊重的個體(這是傲慢),又懷著擔憂自我受限的焦慮,這樣去議論是很有問題的,最後得出的「怎麼作」的結論就會似是而非。所謂的秘方:「生活以大人為中心」、「大人做什麼,小孩就做什麼」。這和她批評的「大人太多的注意力,讓他們喘不過氣」,皆不可取,但批評後者並不會直接導向前者,後者的不合理也不會提供前者正當性。

我聽搖滾,我會帶小孩去 live house,我看舞,我會帶小孩去看芭蕾、看拉芳的開放採排。她們都還很小,剛上幼稚園,她們會一直尖叫、哭鬧、發脾氣嗎?不會。但這是因為「生活以大人為中心」、「大人做什麼,小孩就做什麼」嗎?當然不是。

一起看表演,要徵得小孩的同意,會引起孩子哭鬧的原因,大人要負責排除。不顧慮孩子的意願、生理限制、情感需求,強逼著孩子參加大人的活動,最後得到的,正是一個愛尖叫哭鬧的孩子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因為您的這篇文章,引起我的興趣,看了一次原發文,感覺就像一個被孩子搞到快發瘋的人所寫的牢騷罷了。他論點的角度實在太單薄,或許她應該更深入瞭解如何為人父母吧。
    PS. 回頭看看我的兩個孩子,天生氣質截然不同的,如果不適當處理,連大人都會尖叫的,噗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孩子的生猛無畏乃其力量之源,也是未來世界發展的更為美好的憑藉,兩位公主有你們,當真幸福之至。 :)

    回覆刪除